> 管理 > 经营规划 >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关系
企业战略是一组企业活动的决策,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功能性战略,而这一系列功能性战略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最重要。勒温和米切尔指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可以帮助企业利用市场机会,提升企业的内部组织优势,帮助企业达成战略目标。问题是,HRD如何让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企业战略呢?关键是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
—、与波特竞争战略相匹配的三种人力资源战略
戈梅斯和麦加等人提出了与波特的竞争战略相匹配的三种人力资源战略(见下表)。当企业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时,主要是通过低成本来争取竞争优势,因此严格控制成本和加强预算。为了配合低成本的企业战略,此时的人力资源战略强调的是通过有效性、低成本市场、高结构化的程序来减少不确定性,并且不鼓励创新性。当企业采用差异化战略时,这种战略思想的核心在于通过创造产品或者服务的独特性来获得竞争优势。因此,这种战略的一 般特点是具有较强的营销能力,强调产品的设计和研究开发,公司以产品的质量著称。此时的人力资源战略则强调创新性和弹性、以团队为基础的培训和考评,以及差别化的薪酬策略等。当企业采用集中化战略时,企业战略的特点是综合了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相应地,人力资源战略将结合上述人力资源战略。
二、与迈尔斯和斯诺的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
迈尔斯和斯诺将企业战略分为三种类型:防御者战略、探索者战略和分析者战略。防御者战略寻求的是整体市场中的一个狭窄、稳定的细分市场,而不是成长。探索者战略则是通过不断寻找新产品、新市场或新服务,发掘新的商业机会。在这种战略下,企业资源主要用于鼓励创新以及获取难以在组织内部发展的能力。分析者战略是同时在稳定的和动荡的产品市场上经营,它们往往是其经营领域的领导者,但不是变革发起者。
柏德和比奇勒认为,对应于企业的防御者战略、探索者战略和分析者战略,企业应当采取相互协调的人力资源战略(见下表)。当企业采用防御者战略时,与其相互协调的人力资源战略是累积者战略。累积者战略是基于建立最大化员工投人及技能培养,充分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当企业采用分析者战略时,与其对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是协助者战略。协助者战略是基于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创造,鼓励并支持能力、技能和知识的自我开发。而当企业采用 探索者战略时,企业最优的人力资源战略选择是效用者战略。效用者战略是基于极少的员工承诺和高技能的利用,企业将雇用具有目前所需要的技能且可以马上使用的员工,使员工的能力、技能与知识能够配合特定的工作。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四种关系类型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导向,对企业来说,两者都很重要,两者中任何一个出现不足或偏差,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企业是应当考虑人力资源现状及预测来制定企业的战略,还是先制定经营战略,再以经营战略为导向来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呢?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一)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是制定企业战略的出发点
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时,要评估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并根据企业内外劳动力市场预测未来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企业所制定的经营战略应当具有一定的高度,这样才会具有挑战性,才能够激起员工的奋斗激情。然而,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不能超越合适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平。同时,在实现经营战略的进程中,企业要及时总结,并根据实际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的动态变化,对经营战略作出调整、改进。超越现实的经营战略对企业来说毫无意义,甚至会削弱企业员工的激情。而对企业来说,过低的经营战略往往失去了战略的导向功能,很难激发员工的潜能。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途径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要贴紧经营战略,通过专业化的手段与方法,为员工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以实现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强有力支撑。具体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经营战略的支撑分别体现在战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三个层面上。战略层面,在人力资源要素的约束条件下,企业确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管理层面,企业要善于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细化,并制定出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方案,同时确保制定出的方案具有战略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操作层面,企业精心组织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方案,同时,对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监督、分析和评价,及时找出问题并予以调整,以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的最终实现。
点击按钮可通过QQ进行沟通,请确认启动QQ